酱香白酒的典故,酱香型和豉香型白酒故事?

酱香白酒的典故,酱香型和豉香型白酒故事?

478阅读 2023-11-21 11:58 功效

酱香型和豉香型白酒故事?

豉香型白酒是以大米为原料,采用的是半固态发酵的方式,所以它的馏酒的度数是在30度左右的低度白酒,由于馏酒的度数不高,导致酒体不是很清澈,具有很强的辛辣刺激感,不方便直接去饮用。沉淀个十天左右就要上肥猪肉,首先它必须新鲜的猪肩背部肥肉,经过沸水去煮熟,然后在高度酒中泡四到五个月,再到低度酒中去泡两个月。这时候把经过陈化处理的猪肉放到酒中浸泡,最终就形成了独特的豉香。以上其实就是豉香型白酒的传统酿制工艺,这种工艺酿出的酒酒体清亮、冰清玉洁、醇和甘滑、余味爽净,就一股肉质香而无其他的邪杂味,酒味柔和但不辛辣。该工艺已经入选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,这便是豉香型白酒的由来。 酱香型白酒为什么叫酱香型白酒,直到后来我听前辈们说起李兴发。我才知道酱香型白酒这个香型是怎么来的。在1964年以前是没有酱香型这个说法的。那时候根本没有酱香型白酒这个概念。那时的酒都统称为白酒。茅台酱香酒因在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时曾用它疗伤有红色的血统,并在1949年开国大典上用茅台酱香酒宴请四海宾客,被广大民众称之为:“国酒”,1958年时毛主席要求酱香酒生产一万吨。但是,茅台酱香酒本身工艺复杂,生产全凭酒师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感觉,而每个酒师的经验和感觉都不一样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茅台酒酒不能实现量产。

酱香白酒的典故,酱香型和豉香型白酒故事?

酱香经典前身?

现在,分享一些酱酒的由来故事。酱香型白酒的起源鼻祖——枸酱酒 。近年来酱香型白酒的热销,人们越来越喜欢这一独特而古老酒中佳酿,被其独有的品质深深吸引。据现有史料查证,酱香型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西汉武帝时期,当时俗称“枸酱酒”。 据传,远古时赤水河畔的土著居民——濮人,已善于酿酒,时间上比杜康还早。而更为确切的是:《史记》记载,在汉朝,今仁怀一带已有了“枸酱酒”,可以说是酱香型白酒的雏形。

五子粱酱酒名的由来?

查阅现有史料发现,酱酒的起源应该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,《史记》记载:建元六年,大行王恢击东越,东越杀王郢以报。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。南越食蒙蜀枸酱,蒙问所从来,曰“道西北牂柯,牂柯江广数里,出番禺城下”。蒙归至长安,问蜀贾人,贾人曰:“独蜀出枸酱,多持窃出市夜郎.夜郎者,临牂柯江,江广百馀步,足以行船.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,西至同师,然亦不能臣使也。”其中的“枸酱”指的就是酱酒最早期的雏形。一个“酱”字穿越了千年来到现在终于和“酒”结合在了一起,那么为什么给“酱酒”命名为酱酒呢? 酱香酒名字的由来 酱香型白酒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故名。但是酱香型的确立还是有一段故事的: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振兴酿酒工业,轻工业部在1952年的时候举办了第一届评酒会。这次的评酒会虽然给酒行业带来了荣耀和声誉,但是因为当时对酿酒没有科学深入地研究,只能根据“品德优良”、“广受好评”、“历史悠久”等条件来评选名酒。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提升研究人员发现,虽然都是白酒,但是由于原料、工艺、发酵设备、不同产出的白酒的差异很大,为香型的确立打下了基础。20世纪60年代由李兴发带领的工作组,分析出了茅台酒的三种典型香气,分别是:“酱香”、“醇甜”、“窖底”。到了第三届全国评酒会(1979年)的时候,按照糖化发酵剂和将白酒分为5种香型:酱香型、浓香型、清香型、米香型和其他香型,不属于前4种香型的白酒都统称为其他香型。中国白酒从此开始有了香型的划分,并确立了各香型的风格特点。由此“酱”和“酒”跨越千年的爱恋终于“修成正果”。

上一页:为什么白酒能点燃,白酒放到火里为什么会燃烧?

下一页:百威中国与世纪阳光庆续碳中和新材料战略合作,引领啤酒纸箱行业

相关阅读

美酒邦
滇ICP备19006320号-2
滇ICP备19006320号-2